可退式撈矛用于油氣田修井過程中打撈鉆桿、油管、套管及圓柱形空心狀落物。
黑龍江打撈工具廠家提示您其結構是由芯軸、圓卡瓦、釋放圓環和引鞋等組成,如圖所示。芯軸的中心有水眼,可沖洗魚頂和進行泥漿循環。上部是鉆桿螺紋(或油管螺紋),與工具或管柱相連,其上有正、反扣標志槽。中部是鋸齒形大螺距外螺紋。下部用細牙螺紋同引鞋相連。圓卡瓦的內表面有與芯軸相配合的鋸齒形內螺紋,圓卡瓦外表面有多頭的鋸齒形左旋打撈螺紋。
打撈時,自由狀態下圓卡瓦外徑略大于落物內徑。當工具進入魚腔時,圓卡瓦被壓縮,產生一定的外脹力,使卡瓦貼近落物內壁。隨芯軸上行和提拉力的逐漸增加,芯軸、圓卡瓦上的鋸齒形螺紋互相吻合,卡瓦產生徑向力,使其咬住落魚實現打撈。
退出時,一旦落魚卡死,無法撈出需退出撈矛時,只要給芯軸一定的下擊力,就能使圓卡瓦與芯軸的內外鋸形齒螺紋脫開(此下擊力可由鉆柱本身重量或使用下擊器來實現),再正轉鉆具2~3圈(深井可多轉幾圈),圓卡瓦與芯軸產生相對位移,促使圓卡瓦沿芯軸鋸齒形螺紋向下運動,直至圓卡瓦與釋放圓環上端面接觸為止(此時卡瓦與芯軸處于完全吻合位置),上提鉆具,即可退出落魚。
操作方法
1)根據落魚內徑,選擇與之相適應的可退式打撈矛。
2)檢查工具,使卡瓦處于自由狀態。
3)下鉆具至魚頂以上1-2m左右,開泵循環并緩慢下放鉆具探魚頂。
4)試提打撈管柱并記錄懸重。
5)正式打撈,下放撈矛進入魚腔,懸重有下降顯示時,反轉鉆具1-2圈。
6)上提鉆具,若指重表懸重增加,證明已撈獲,否則可重復上述操作,直至撈獲。
7)如上提拉力大于鉆具安全負荷,可用鉆具下擊芯軸,并正轉2-3圈,上提鉆具即可將根據退出。